西北师范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赴临夏市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5-15浏览次数:677

    西北师范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为了发挥离退休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智力优势,落实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的工作思路,探索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长效机制,搭建一个集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于5月11日上午在临夏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举行了西北师范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临夏市教育基地揭牌仪式。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关工委副主任、教授田澍同志,临夏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关工委主任孙竹花同志,临夏市市委常委、副市长杜娟同志、临夏市政协副主席范宝平同志,西北师范大学少数民族培训中心、离退休职工党委、工作处负责人出席了仪式。揭牌仪式由临夏市市委常委、副市长杜娟主持。
    田澍副校长和孙竹花部长共同为基地揭牌。 在揭牌仪式上,西北师范大学关工委副主任田澍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西北师范大学关工委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关心下一代的工作,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了城乡学生“手拉手、心连心”活动,重视加强对口支援基地建设和文化艺术送基层进校园等活动。学校关工委在总结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校关工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来抓,按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的工作思路,为了探索和建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长效机制,学校关工委决定在临夏市建立关心下一代工作教育基地。这个基地的建立,既是我们学校关工委关心民族地区青少年成长,为他们输送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举措,也为我校广大的老教授发挥智力优势,服务民族地区文化、促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田校长强调关工委要更加有效的发挥教育基地的辐射引领作用,通过开展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切合民族地区青少年成长需求的系列教育活动,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活动中来,汲取营养,茁壮成长。在西北师范大学和临夏市关工委的共同努力下,为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做出积极的贡献。
    临夏市关工委主任孙竹花同志对西北师范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临夏市教育基地”的建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她指出,有着百年历史的西北师范大学在少数民族地区临夏市建立教育基地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充分表明西北师范大学对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教育的重视和关爱。她要求临夏市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教育资源和荣誉,充分发挥好教育基地的积极作用,为临夏市的广大青少年教育提供优质服务。
    揭牌仪式结束后,西北师范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五老”代表中国家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文史馆馆员、甘肃省老教育工作者协会书法艺术委员会会长、著名画家杨国光教授,中国心理卫生学会理事、甘肃省心理卫生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报告团副团长、著名心理学专家彭德华教授,甘肃省书法协会会员、甘肃省老教育工作者协会书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郑培东教授,飞天书画协会会员、甘肃省政协书画研究院画家抗文生教授,甘肃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民盟中央美术院理事陈昭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会员、新敦煌工艺美术院院长、兰州市青年书协名誉主席魏福孔高级工艺美术师,在临夏市青少年学生课外活动中心开展了书画交流笔会。临夏市书画界的知名人士和100余名青少年学生参加了笔会交流。与会的书画家挥毫泼墨,为青少年活动中心捐赠了80余幅墨宝。
    5月11日下午,彭德华教授为高三级近900名学生作了高考心理辅导报告。
    彭德华教授通过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艺术的教学方式,从高考的社会要求、家长的殷切期望和学生的内心锤炼等方面为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上了生动,活泼的一课。特别是,彭教授给学生详细讲解了怎样克服紧张恐惧情绪,争取高考取得较好成绩的良好建议,通过强化信心、优化情绪等方式从容的迎接高考。学生高度紧张的情绪在彭德华教授科学的引导下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使学生能够正确的对待社会的挑选、家长的期望,也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彭德华教授生动的语言、和蔼的笑容、轻松的表情、宽厚的胸怀使学生倍感情切,为平易近人、无私奉献的老教授不时的送上热烈的掌声,表达对老教授衷心的谢意!报告现场气氛热烈。
    通过本次活动,青少年和老先生们的零距离接触,使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见到了梦寐以求的老教授、老专家,感受到了老教授、老专家高深的专业知识和厚重的人生品德,激发了他们求知的强烈欲望,在幼小的心灵中埋下艺术的种子。老先生从青少年期盼的眼神中感受到少数民族地区儿童对知识和文化艺术的渴求,主动表示将不遗余力,投身于关心下一代的伟大事业中,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