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西北师大校园里处处可见伟岸壮观的“夕阳红”,他们为疫情防控舍小家顾大家,主动请缨、不畏艰险、不怕病毒,始终冲在抗疫队伍的最前列。这一由“五老”携手构筑的强大红色堡垒,让肆虐的病毒闻风丧胆、俯首称臣;这一由21位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组成的平均年龄在68岁的“年轻”校园防疫志愿者如一团火温暖千家万户,用坚定的信念阻隔疫情的传播扩散。他们用双手捧起党的初心、用双肩担起党的使命、用忠诚护卫百年老校的岁月静好。他们有着一个共同而响亮的名字:共产党员!
“疫情蔓延就是战场,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教育工作者,党有号召,学校有需要,我们就要挺身而出,冲锋陷阵,站在抗疫防疫的前线,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朱东生,西北师大现老教育工作者协会理事长,音乐学院退休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学院退休教职工党支部书记,也是本次校园防疫老年志愿者队伍的倡议者和组织者。
10月22号,作为西北师大参加“全国高校师范生专业本科生五项技能大赛”的音乐专业指导教师朱东生,虽身在苏州,但念兹在兹的是如何担负起老教育工作者协会助力打赢校园疫情防控狙击战的责任,怎样才能调动更多的老同志为疫情防控做更多的贡献。比赛一结束,他来不及休息,第一时间整理好行装,连夜踏上了应召而战的抗疫之路。
第二天一早,在组建校园疫情防控老年劝导队动员大会上,“疫情当前,人人有责、人人当尽责,听从党的召唤,我们永不缺席”! 他的一席话,引起所有在场老同志的强烈共鸣,到会的14名支部书记和教协理事积极响应号召,踊跃报名,不到两小时就招募20余名“疫情防控老年志愿者”。经过岗前培训,按日分组投身疫情防控劝导工作以及后续的“三隔”防控任务。
在参加完学校新一轮新冠病毒抗疫紧急动员会后,西北师大教学督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离退休职工党委委员、教协理事会副理事长、老教授协会会长,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五老”先进典型马正学深刻认识到:“组织动员会就是命令、要用实际行动抗击疫情”!来实现自己入党时的初心——随时准备为了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他在认真履行疫情期间繁重的教学督导任务的同时,积极报名参加老年志愿队。在学校第一轮大规模核酸检测时,他和其他老同志从早晨5点多有人开始排队,直到下午6时核酸检测基本结束时,都在全力维护采样现场秩序,期间帮助了许多80岁以上高龄老人及行动不便的人群,有效完成核酸检测。虽然工作了一整天,身体有些疲惫,但心情非常愉悦!在落实学校“三隔”防控措施中,他和离退休职工党委委员田玲以及张恒、张云峰等党支部书记一起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坚守岗位、雨雪无阻,出色的完成了党组织分配的任务。“能够为母校在关键时期贡献一份力、守护一方平安,我们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是他们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
我曾经是一名军人,也是受党教育多年的老行政干部,听党指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红色基因”;“关键时刻能为党和人民尽一份力,哪怕牺牲也在所不辞”,这些铿锵有力充满正能量的话语是“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教育技术学院退休职工党支部书记李永实的铮铮誓言。同样是“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五老”先进典型、优秀共产党员、生命科学学院退休党支部书记魏振坤,他们认真履行向本学院离退休党员和教职工及时传达通报上级防疫要求和疫情信息,准确上报人员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健康码、行程码转码的同时,积极参加老年志愿者劝导队和家属区实行片区长楼长制管控工作。志愿服务期间热心宣传、耐心劝导、敢于管控、成效明显,为防疫出了力、尽了心。
突发而至的疫情给人们的学习、生活、交往造成了扰动和影响,无形中给人带来一些心理负担和负面情绪。作为一名退休干部、心理学工作者左利平老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积极响应并倡议成立了甘肃省防控疫情心理咨询志愿者服务队并担任副队长,积极主动协调做好服务队利用抖音等现代自媒体,多措并举免费提供疫情防控心理健康知识和疏导,将点滴爱心汇聚成抗击疫情的暖流,注定打赢疫情防控的信心和决心。
疫情面前,西北师大的老党员们主动请战、冲锋在前,在任务重、责任大、风险高的岗位上奋勇前行,践行共产党员初心,在党旗的引领下,全力以赴为平安校园保驾护航。党旗飘扬、志愿先行,他们用一个个凡人善举、一次次守望相助,将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抗击疫情的实际行动,充分彰显了老同志关键时刻站得出、靠得住、顶得上的使命担当。